發布時間:2024-03-22 作者: 檢驗醫學 瀏覽: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最常見的慢性病毒感染,每年約有82萬人死于HBV相關肝硬化和/或HBV相關肝細胞癌[1]。中國是一個受災嚴重的國家,HBV攜帶者約占中國總人口的6%。
目前,乙型肝炎的診斷主要基于HBV-DNA核酸檢測、HBV血清學檢測、血清生物化學檢測即包括AST、ALT,總膽紅素和血清白蛋白等相關指標檢測[2],血清HBV-DNA和ALT作為常規的臨床指標用以評估慢性乙型肝炎,同時其數值的增高也是抗病毒治療的關鍵參考物。
HBV-DNA核酸檢測在慢性HBV感染者的全程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高靈敏HBV-DNA定量核酸檢測其靈敏度和準確性更高,不僅可以為臨床醫師在診療過程中提供更準確的檢測指標,還能更優的對低載量病毒患者進行監測。
在2022年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發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確指出:對HBsAg陽性者,包括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CHB患者,應盡可能采用高靈敏且檢測線性范圍大的HBV-DNA核酸檢測方法(定量下限為10-20IU/mL)[2]。
高靈敏HBV-DNA定量檢測顧名思義,就是較普通HBV-DNA檢測更靈敏更準確地發現HBV病毒。在臨床檢測中,HBV-DNA定量檢測采用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儀器檢測的檢出限一般為100~500 IU/mL。
由于不同廠家研發的檢測試劑的靈敏度不同,高靈敏HBV-DNA核酸檢測試劑較普通HBV-DNA定量檢測下限更低,達10~20 IU/mL甚至更低水平。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準確率高、重復性好是高靈敏HBV-DNA核酸檢測的最大優勢。
在病毒載量較低情況下采用普通HBV-DNA來進行檢測,容易產生假陰性的結果,易造成患者誤診漏診,從而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及診療。所以針對低水平HBV-DAN復制的監測,需要高靈敏HBV-DNA定量核酸檢測指標來更靈敏、準確、穩定的反應患者真實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水平。
1.提供準確的病毒學信息,篩查抗病毒治療對象,精確判斷抗病毒治療啟動時機,及時啟動抗病毒治療。
高靈敏HBV-DNA定量檢測是國際公認乙肝病毒指標檢測的“金標準”。在2020年亞洲地區發布的優化乙型肝炎病毒診斷和啟動抗病毒治療的專家共識[3]、歐洲肝臟研究協會和美國肝病協會相關指南[4-5]中都推薦采用高靈敏HBV-DNA檢測方法進行相關病毒學檢測。
高靈敏HBV-DNA定量檢測可以準確發現低病毒血癥的患者,擴大抗病毒治療篩選對象,剔除普通HBV-DNA核酸檢測因靈敏度的限制、檢測閾值高而造成的假陰性結果,指導臨床對患者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方案,最大限度的消除乙肝患者。
2.準確監測應答、及時預測耐藥出現、合理判斷治療終點。
多項研究證實,高敏HBV-DNA檢測對于精準把握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療效、準確判斷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價值。在乙型肝炎感染早期,無癥狀、體征的肝纖維化和早期肝硬化患者其常規生化指標可能無明顯異常,需要通過肝臟組織病理學結果來反映肝臟真實受損情況。
在對患者的診療過程中,臨床可以通過高靈敏HBV-DNA定量檢測準確監測病毒含量,個體化管理患者治療預后。通過對不同時期的治療監測,盡早發現病毒學突破,準確判讀治療終點。
3.更靈敏的反映機體病毒復制情況,發現隱匿性肝炎,避免漏檢,區分既往感染和現癥感染等。
高敏HBV-DNA檢測可以及時發現隱匿性感染、免疫靜默、病毒突變、窗口期等問題,避免發生交叉感染。特別對于隱匿性乙肝、低病毒血癥患者病毒復制、肝炎進展監測方面,高靈敏HBV-DNA核酸檢測發揮著重要的價值。為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精準的病情監測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敏HBV-DNA報告單呈現在患者手上的分為陰性結果和陽性結果。
1. 陰性結果:未檢測到靶基因,該檢測的標本中未檢測到HBV-DNA核酸。
2. 陽性結果。陽性結果分為2種情況:
第一種:10~20 IU/mL,標本中檢測到HBV-DNA,但未在線性范圍,不能準確定量。
第二種:20~1×109 IU/mL,標本中檢測到具體數值的HBV-DNA。
在檢測過程中,嚴格質量把控,避免人為誤差。臨床會根據不同的數值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規范診療患者。
高敏乙肝核酸檢測適用的標本類型為血清或者血漿。在實驗室操作時,要嚴格按照PCR基因擴增實驗室的管理規范、該項目的SOP操作規程進行實驗,并做好質量控制。試劑盒中的組分需在有效期內使用,避免反復凍融。實驗過程中所用的耗材,需使用無DNA酶、RNA酶的離心管和吸頭或經過高壓每月的一次性離心管和吸頭。重視生物安全,樣本的操作和處理均需符合相關法規:衛生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高敏HBV DNA定量檢測能準確反映患者體內HBV的復制情況和傳染性,適于發現隱匿性感染,低病毒載量乙肝患者的治療監測。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WHO.Global Progress Report on HIV, Viral Hepatitis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2021 (2021).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27077.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22,15(6),401-427.
[3] Gane EJ, Charlton MR, Mohamed R, et al. Asian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optimizing the diagnosis and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J]. J Viral Hepat, 2020, 27(5): 466-475. DOI: 10.1111/ jvh. 13244.
[4]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lectronic address ee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 EASL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 Hepatol 2017, 67(2):370-398.
[5]Terrault NA, Lok ASF, McMahon BJ,et al: Update o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2018 hepatitis B guidance. Hepatology 2018, 67(4):1560-1599.